人力資源管理
地址:深圳市龍崗區龍崗街道新生社區新生路190號3層
電話:18129847791
微信號:yudewu88
郵件:kf@joyher.com
企業用工更偏愛年輕人,是因為他們便宜聽話嗎?中年人不得不面對的職場危機!
最近和HR朋友聊天,發現大家在招聘中都會更偏愛年輕人,問及原因都認為年輕人容易管理、聽話又便宜??墒?,我們也在實際工作中看到許多企業都存在薪酬倒掛的現象,校招時應屆畢業生的期望薪酬也是逐年新高,而在管理層面,當代年輕人愈發佛系,難以被傳統的福利和文化激勵。那么在你看來,企業用工更偏愛年輕人,是因為他們便宜聽話嗎?你對這一觀點有哪些看法?
最近大概是步入中年了,所以身邊很多朋友都在跟我談論起中年危機的話題。
這個話題最終總會集中到一個痛點中——中年人就業難。
究其原因,無非是總會聽到企業方,對于候選人年齡的要求,越來越苛刻。對于中年職場人,企業用人方,可謂是越來越不友好了。
作為一個久經沙場的老HR,我也覺得這個問題不容回避。有時候并不是你當做看不見,它就真的會消失。但是,作為同樣的一個中年危機局內人,要我跳出這個局,尋找一個妥善的解決辦法,我想那絕對是天方夜譚的一件事。因為在我看來,這個用人低齡化的趨勢,委實是件符合自然規律的正?,F象,是生物本能。
我在講組織管理學的時候,說起過一個概念,那就是——一個組織應該被視為一個生物。它有關節聯動,它有慣性驅動,它也一定會有思維和世界觀。
如果用生物的概念來看待企業組織的話,我們就能很快理解企業為什么會選擇低齡化員工這一現象了。
企業這個生物,其骨骼組成,是由組織架構決定的。其神經聯動,是由流程決定的,其血液供給,是由經營序列決定的。其內臟器官,是由不同的高級決策小組決定的。除此以外,所有包裹在這一切之外的肌肉、脂肪、皮膚,就是這個企業的員工決定的了。
而一個生物體,想要隨時保證自己的肌肉脂肪皮膚的健康,用以支持自己的骨骼和內臟系統穩定,那么隨時清理垃圾,生長能量,自然是首選。而保證能量供給的充足,自然是需要盡量取得年輕的細胞,然后淘汰年老的細胞了。在人體組織活動中,這個行為叫做“代謝”。
代謝這個詞真好啊,不但能形容機體生長,還能精準解釋企業用人中的中年淘汰現象。代謝代謝,一代人能量被榨取結束后就得謝幕。真真是世事無情,年不饒人的。公平不公平的,已經沒有爭論的意義,有時候順應規律這件事,不是你不愿意,就可以拒絕的。
所以,在我看來,如果一個中年人,沒有能夠進入大企業的決策層,決策圈,那么被“小鮮肉”們淘汰掉,是理所當然的一件事。這里不用計算薪酬倒掛現象,也不用計算應屆畢業生個性張揚難以控制等因素。因為所有的這一切,都敵不過“年輕”二字。
他們也許要價很高,但是他們沖勁十足。他們也許不服管教,但是他們皮實耐造。他們也許經驗不足,但是他們無牽無掛。他們也許自律性差,但是他們夢想仍鮮……
所有這一切,有著家庭瑣事牽掛、老人孩子贍養、房貸車貸賬單、家庭穩定調和等多種壓力的中年人,都不能具備。就算這個中年員工盡職盡責聽話便宜,你能因為不得不派他到外地駐場而讓他背負可能離婚的結果嗎?你能因為項目緊急絕不允許請假的情況下,拒絕他因為兒子急癥住院必須陪護的假條嗎?于情于理都不能。這不是員工性格的問題,這是中年人綁在身上的繩索導致。
事實再一次證明,中年人被邊緣化,好像成了不可逆轉的潮流,中年人就只有選擇被后浪拍在沙灘上這一條路可走嗎?
自然不是。
就像生物界不只有哺乳動物一種生物一樣,市場上也并非只有標準化大企業一種企業。海底的珊瑚樹,是一代代老去的珊瑚蟲骨骼融化而成。既能成為珊瑚蟲家族棲身的宮殿,又能成為價值連城的珠寶首飾。
中年人如果從大企業退出,選擇進入這種珊瑚樹式的企業,不失為一種新的思路。這種企業可以是需要大企業血液的小型創業公司,也可以是一些獨立的聯盟商業體??傊?,發揮個人能量,這件事很重要。
其實,不只是我們這一代中年人會遇到這種狀況,每一代的中年人,都是這么過來的。要不然也不會有“中年危機”這個詞語出現了。其實,作為HR來說,我們在企業中的定位,本身就是“危機處理者”。而處理危機這件事的最好方式,是“預測、預防”。提前預測到風險,甚至能夠提前預演風險,從中找到規避風險的方式,或者風險來臨后的應對方式,是最直接有效的思路。
所以,我見到越來越多的即將步入中年期的同僚們,早早的都在為自己的人生下半場做好了切實可行的規劃,甚至有些人,已經主動跳出泥淖,追求更適應自己能量發揮的場景。
比如我有很多朋友都選擇了創業。這個年齡段的創業者,比年輕創業者更務實、更謹慎,因此成功的可能性也更大。同時積累了這么多年的人脈,讓這些創業者有更多的志同道合的固定合伙人,也有著充足的創業資金,因此更加從容。
我還認識很多中年職場精英,把自己的時間開始妥善規劃。出讓一部分自己的薪酬,購買自由的時間。讓自己能夠有靈活的時間安排,一邊有著靈活工作制的固定收入部分,一邊又有著初期創業項目的籌劃時間。
所有這些人士,都是在主動讓賢的基礎上,自己控制風險的案例。其實可以跟各位共勉。
所以,這世界上最可怕的并不是規律,而是不承認規律,不預測規律,反被規律碾壓欺凌的人。狡兔三窟,人還是要有些人生B計劃的好。